咨询:15009884430

谁毁掉了孩子们的未来?

发表时间:2013-04-03 00:00
   谁毁掉了孩子们的未来?
   《人民日报》曾连续刊文,剖析中国的义务教育已逐渐沦为中国孩子成长的枷锁:孩子们的体质连年下降,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几近沦无,“小胖墩”、“小眼镜”却连年上升,蝉联世界第一。

  最近以来,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的提法已遭到民众的唾弃,都改口在说“人生是长跑”,可中国教育的悲剧就在于,我们嘴上说着,却眼睁睁地看着甚至亲手把孩子推进冲刺的泥石流,无暇旁顾本该属于童年的鸟语花香的潺潺小溪。多数孩子终于沦为教师功利心和家长虚荣心的牺牲品。

  从小学、初中到高中,家长和老师们连推带拉,连哄带吓,甚至于连踢带打,还有的吃激素,打兴奋剂,把孩子一道送进了大学。“他们总算成材了”,大家一起松手放心,怎知道可怜的孩子已经体力透支,智力熬尽,在本应该光芒四射的青春年华就已经几至庸废。即使把他拖进了清华北大,也很难再有什么成就,因为,他的智力和体力,在考上大学时已达一生的顶点。在人生的马拉松征途,孩子们从起跑就被老师家长推着拽着冲刺,在刚刚到了五分之一处,孩子已经体软智衰,争到了阶段的第一,旁观者纷纷鼓掌喝彩起来。后面五分之四的漫漫征途呢?是滚是爬,没人去管了,好像已经不重要,甚至已经不存在了。

  后面的路,才是人生的精华呀!

  “钱学森之问”还在耳畔,素质教育的规章墨迹犹新,减负的呼声余音未绝,孩子们呢?仍然在起跑线上奋勇冲刺。大把的金钱和心血,培养出一个个“啃老族”、“宅族”,别说诺贝尔奖了,找个工作都费劲,这就是我们为孩子设计的未来吗?

  《人民日报》列举多项数据说明,孩子们的体质确实是一年不如一年。中医讲“肾主智”,女孩7-14岁,男孩8-16岁,正是肾脏成熟,慧根底定的关键阶段,此时,抛开德育、美育、体育等必要的成长要素不说,“睡觉是大补”,每天随眠不宜少于9小时。就这一点,可怜的孩子们有几人能睡足?晚上作业写到十来点,早晨六点多就得起床,都算是常态了吧?智慧本身下降了,学那些多数生活中再也用不上的“知识”还有什么用?(参见《英语之毒甚于鸦片》、《让人吃惊的中国孩子健康状况》)健康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根本,人世间无数的财富、名利、权势,都是“1”后边的“0”,人健康地活着,“1”还在“0”才有意义,如果“1”倒下了,即使你拥有数不尽的“0”,也终归于“0”。

  一家一个孩子,一心一意学习,一帮人围着他伺候着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。这个孩子每天两头不见日头地两点一线,学着奥数英语等等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“知识”。他透支着健康,透支着智慧,个人素质德智体美劳一无是处,团队精神温良恭俭让一窍不通。这就是我们的社会、老师和家长们给孩子的童年。